By 客座作家 Matt Sir 吃喝教学之日常 Facebook: MattSirHongKong、Instagram @MattSirHongKong |
从事酒类教育工作多年,Matt Sir专注教授WSET葡萄酒及清酒课程,是香港WSET学生人数最多、人气最盛的资深导师之一,近年亦不停培育新晋导师。 Matt 非常着重品鉴部份,擅长将深奥的科学理论透过品鉴让学生真正认识葡萄酒及清酒背后的故事。除拥有WSET Level 4、WSET Sake Level 3、WSET Wine & Sake Certified Educator、French Wine Scholar、Certified Sommelier、Certified Specialist of Wine、国际唎酒师等资格外,Matt也是葡萄酒大师(MW)的考生,亦参与多年IWSC(International Wine & Spirit Competition)的评审工作。
盲品(Blind Tasting)可谓笔者生活的一部份。无论各级课程教学、大小饭局还是宵夜聚会,从几十蚊的入门级餐酒到非常昂贵的fine wine,都离不开blind tasting,笔者甚至认为盲品是品酒必须的过程。或许很多人都认为盲品最重要当然是成功猜中品种产区,猜中固然是好,但其实真正的意义在于过程。
不要做「Label Drinker」
不要试想像蒙瓶一款几十元的餐酒和一支顶级葡萄酒给没有任何品酒经验的人盲品,笔者相信绝大多数人都会较喜欢果味为主、没有太多酸度丹宁的餐酒,但如果品酒前已经知道两款葡萄酒的价值有如此大的落差,即使完全不懂品酒的人也会「感受」到较名贵的一支质素较佳。类似的情况其实十分普遍,很多人对某些国家、品种抱有偏见或自觉不喜欢某个国家品种,但若以盲品方式试酒,往往出现相反效果。或许很多人觉得「望住个label饮」会更好饮,特别是fine wine,但如果要向专业级进发,必须先戒掉做Label Drinker,再久经锻炼你便会更懂得欣赏不同价位和产区的葡萄酒,您花的钱亦会变得更有价值。做
盲品绝不是靠估
不同机构或考核制度对盲品的要求和方向有所不同,在此暂不讨论各盲品方式的差异。如果单从透过盲品提升品鉴技巧的角度出发 ,又或是借盲品加深对酒的了解,那么思考和推论过程远远比结果重要。例如初接触葡萄酒的人盲品一支带点甜度的白葡萄酒,可能凭以往经验直接估中Riesling,但需知道世界上很多品种产区也可以有一定甜度,如果欠缺中间的推论过程纯粹「靠估」,或只是忆起曾经饮过类似的酒而巧合地估中,对品鉴技巧和葡萄酒的认知没有什么提升作用。
专业和大师的分别
专业的盲品透过观察葡萄酒不同的特征、酿酒工艺等推论出品种、产区、以至年份等。但真正的品酒大师在整个过程中应该有非常实在的论证,再逐步收窄可能的品种和产区,即使已经得出一个结论,亦应该考虑其他可能性,并将一些产区年份差异、个别酒庄独特风格、以至整个产区酿工艺的新趋势也考虑其中。例如Dog Point Section 94、Denton Yarra Valley系列、 Frank Cornelissen Susucaru Rosato等都是需要跳出品种及产区的「Textbook」风格。当然能够做到以上的效果,不但需要丰富品鉴经验,亦需要既广泛亦贴近最新情况的葡萄酒知识。
關於盲品的小貼士关于盲品的小贴士
如果你是新手,盲品的重点应该放在认识品种特征,你可以选择一些能清晰表现品种风格的葡萄酒与朋友一起盲品,例如Zuccardi Jose Malbec、Clau De Nell Cabernet Franc、Montes Alpha Carmenere等。
如果您已有一定经验和葡萄酒知识,盲品的重点应放在比较气候条件、酿酒工艺、产区特点等,例如比较Le Domaine Montirius Vacqueyras Le Clos和d’Arenberg Ironstone Pressings GSM、Pegasus Bay Sauvignon Semillon和任何Pessac Leognan白酒这类组合。
如果您与盲品经验丰富的朋友聚会,除了考虑以上盲品建议外,重点亦可多放在一些产区另类风格的出品,例如非一般澳洲风格的Ochota Barrels系列,又或是与美国酒风格与别不同的Betz系列等,以扩阔您对产区多样化的认知。